QMESers’ Talk | 赵欣 在开放包容中探索材料科学的跨界行者

2025年07月19日 10:00  点击:[]

赵欣,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QMES)2017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优秀毕业生,于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硕士毕业后,赴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系继续攻读博士。本科期间获国家奖学金、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三航杯”学术科技竞赛三等奖等荣誉,其成长轨迹诠释了QMES国际化教育赋予学子的跨界融合能力。

蜕变:从双语焦虑到开放包容

初入QMES时,赵欣曾对全英文教学充满忐忑。四年间,学院中英双方教师的耐心引导重塑了她的学习模式:“英方老师会刻意放慢语速,反复解释难点;中方教师则鼓励我们跳出‘标准答案’的固化思维。”中西合璧的教育理念,给她带来了尤为珍贵的收获。小组合作建造动力小船、翻转课堂完成学术汇报等实践,驱使她迈出舒适区,主动投入团队协作之中。“QMES教会我两件事:用开放心态接纳差异,用包容视角理解世界。”

赋能:国际化基因的科研迁移

在复旦大学攻读硕士期间,QMES的培育底色持续释放价值:

语言破壁:本科全英文环境帮助她轻松驾驭英文文献,快速切入前沿课题;

思维跃升:学院强调的批判性思维成为科研利器。“我不再盲从文献结论,而是追问‘为什么’,实验遇阻时主动寻求跨学科合作。”

视野拓展:本科“1+1>2”的协作理念,推动她在硕士阶段主动链接不同实验室资源,聚焦材料界面性能优化研究。平衡:在舞蹈律动中重获科研灵感

“科研需要张弛有度的哲学。”赵欣坦言,本科社团经历让她珍视正反馈循环的力量。硕士期间虽学业繁重,她仍坚持每晚健身的习惯,在舞蹈中疏导情绪、释放压力。“当实验连续失败时,一支Kpop能瞬间清空焦虑。”她笑称,健身房中挥汗如雨的身影和实验室里伏案攻关的姿态,共同构成了维系平衡的支点。

校友感言:跨界思维照亮未来

“QMES是我认知世界的‘第一扇落地窗’。”回望来路,她心中满是感激,尤其难忘英方教师Adrian在流体力学课上讲到:“You need to unlearn to relearn”——打破固有认知,方能重塑新知。如今从事新能源材料研究的她,始终以跨界视角探索学科前沿:“材料科学如同舞蹈——既要有微观尺度上的精准把控,也需具备宏观视野下的整体协调。而这一切的发轫之处,正是 QMES 赋予我的包容力与勇气。”

(文字:赵欣、王睿璇;图片:赵欣、王睿璇;审核:程茵)

下一条:QMESers’ Talk | 郑植 从QMES投身国防事业的复合型人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