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玛丽女王工程学院201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现于北京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院博士在读。本科期间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奖(全球前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化学新实验设计赛”一等奖、省级优秀青年志愿者、校级优秀大学生、学业先进个人等奖励荣誉。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在ACS Nano发表论文一篇(IF=16.0),获北京大学少思奖学金、优秀科研奖等多项奖励荣誉。
奠基QMES:中外融合,筑梦启航
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QMES)作为西北地区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承载着中英人文交流与材料学科合作的使命。在这里,张琳度过了充实而精彩的四年本科生活。她表示:“学院融合中英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英方课程体系,采用全英文授课模式,由中英双方优秀教师联合执教,不仅夯实了我的材料学科理论基础,更塑造了我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拓宽了国际视野。”
在QMES,张琳主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系统学习了材料力学、材料化学等核心课程。“双学位” 培养模式下,她顺利取得西北工业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双学士学位,既是个人学习能力的有力证明,更彰显了学院合作办学背景下,在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领域的显著成效。本科期间,张琳积极参与科研竞赛与社会实践,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等荣誉。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她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更让她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意义。

求索燕园:深耕纳米,探索前沿
怀揣对材料科学前沿领域的探索之志,张琳进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聚焦于纳米材料在肿瘤诊疗中的创新应用。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为她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博士期间,她以第一作者在ACS Nano发表论文1篇,系统探索了磁性纳米机器人在癌症精准治疗与诊断中的创新应用。跨学科合作的协同优势与长期的执着钻研,支撑了该项成果的落地。从材料设计合成的基础探索,到细胞实验的初步验证,再到动物实验的深入推进,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不断磨砺自身的韧性与创新力。
在北大,张琳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高频的学术交流与扎实的实验实践,不断深化对材料物理与化学的理论认知,逐步培养了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与创新思维。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她聚焦于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从实验设计到成果转化,每一步都秉持严谨求真的态度。此外,张琳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与学术分享活动,在跨学科交流中拓宽视野,在服务集体中锤炼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北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深深感染着她,激励她以谦逊之心探索科学前沿,以坚韧之志面对科研挑战。

结语:感恩过往,笃行未来
从QMES的国际化奠基到北大的前沿求索,张琳深感教育的力量与时代的机遇。”感恩母校的培养、师长的教诲和同学们的帮助,每一段经历都是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未来,我将继续秉持‘学以致用、科研报国’的初心,在纳米生物医学领域不断探索,力争以创新成果服务人类健康,以专业能力回馈社会。愿以青春之我,筑科技强国之梦,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笃行奋斗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