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粟毅,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QMES)2018 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现于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本科期间,他深耕学业、全面发展,斩获西北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五四优秀共青团员、五四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多项荣誉;在科创赛场,他勇攀高峰,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铜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陕西省金奖等优异成绩。
博士阶段,他聚焦科研、潜心钻研,已在《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Ceramics International》等研究领域重点期刊发表SCI论文 5 篇,同时凭借出色的综合能力获评院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
在 QMES,最珍贵的收获是“团队力”与“创新魂”
谈及在玛丽女王工程学院本科学习期间的最大收获,粟毅毫不犹豫地提到了锻炼和提升了“团队合作”与“工程创新思维”两项能力,为他之后的科研之路铺就了坚实基石,使他受益至今。
“本科课程的作业大多以小组合作为主,从文献调研时的观点碰撞,到实验设计时的分工协作,再到数据测量时的相互配合,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深刻体会到‘1+1>2’的力量。” 他回忆道,高中以前的学习更强调个人努力,但进入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团队协作早已成为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本科期间积累的团队合作经验,让我在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伙伴沟通协作时,总能快速找到契合点,从容应对各类问题。”
而玛丽女王工程学院完善的实验条件和创新性的课程设计,则为他打开了“工程创新思维”的大门。“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实验课:用可回收材料制作小车,要在动力与成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用纸巾和木棍设计简易降落伞,让鸡蛋从高空落下完好无损;计算弹力带弹性参数,让西瓜尽可能接近地面却不破碎……” 这些看似有趣的实验,实则与真实科研高度契合 —— 鼓励自由探索,强调用创新思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正是这些实验,让我初步构建了科研思维,如今面对博士阶段的科研难题,我才能快速理清思路,设计出完善的实验方案。”
QMES 的积淀,是我前行路上的“硬核底气”
谈及学院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影响,粟毅感慨道:“QMES 赋予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驰骋未来的‘硬核底气’。”
首先是院校背景带来的优势。“我未来计划进入航天领域研究所工作,大多数头部研究院对学历背景有较高要求。而西北工业大学涵养的‘总师育人文化’氛围和QMES为我搭建的优质平台,成为求职竞争中极具优势的加分项。”
其次是全英文教学带来的能力跃升。“QMES的全英文教学模式,让我从本科阶段养成了阅读英文文献、用英文交流学术观点的习惯。” 这一能力在硕博阶段尤为重要 —— 我能快速上手英文论文的阅读与撰写,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也能流利地用全英文做学术汇报,凭借出色的表达能力在同级学生中脱颖而出。“可以说,QMES的全英文学习环境,为我打通了走向国际学术舞台的‘语言通道’。”
致 QMESers:不慌不忙,稳步前行就是胜利
最后,粟毅学长想对每一位QMESer说:“在求学路上,我们总会遇到暂时领先于自己的人,不必焦虑,不必慌张。”他鼓励大家,“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持续提升、不断进步。就像在QMES积累团队合作能力、打磨创新思维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沉淀自己,终有一天,我们都能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尽情绽放光芒!”

(文字:粟毅、王睿璇;图片:粟毅、王睿璇;审核:杨粉萍 程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