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承担着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使命。为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挑战,我国于去年实施包括“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内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学校正处于人才培养大讨论和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时刻,创新工程教育正当时。
4月2日-4日,由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主办的“国际工程教育教学创新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国内外2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及嘉宾,就国际工程教育教学创新进行了学术探讨和交流。


玛丽女王工程学院院长孔杰主持开幕式。副校长张卫红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向出席大会的海内外嘉宾、专家学者致以最热烈的欢迎。他提到,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工程教育国际合作,成效显著。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等6个专业已获得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志着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学校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深化合作,共同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QMES)、国际教学研究中心(ICTL)及国际联合研究院(JRC),两校还签订了联合双硕士学位培养意向书,将工程教育国际合作推向纵深发展。

他指出,今年,西北工业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人才培养大讨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推进新工科建设。在此背景下,希望本次会议为工程教育教学创新贡献更多的真知灼见,为校内人才培养大讨论提供思路和方法,助力国际新工科建设。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副校长Colin Grant在致辞中感谢学校对此次会议的精心筹备,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各位专家能在工程教育领域进一步破题推新,总结凝练更多先进经验并付诸实践,为合作办学机构和教学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首尔国立大学的YoonHiwon教授做了主题为“教学研究中心的使命、任务和职责”的报告。Yoon教授曾在十几个国家开展英语、法语教学,有着丰富的跨文化教学经验,她结合自身经历,提出研究中心应重视国际化教学环境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教师应从知识、文化、兴趣等多方面启发学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人才。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JuliaShelton教授就“教师发展对工程教育的重要意义”这一主题发表演讲。她从高等教育的本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国际高等教育教师认证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教师发展对工程教育的重要性。

ICTL英方主任GabrielCavalli博士的报告主题为“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在工程教育的具体实践”。他以QMES为载体和范例,介绍了在多语言环境下,语言、文化、工程教育如何交叉相融,特别强调了语言在工程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QMES副院长、ICTL中方主任范晓丽教授主持下午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刘增路进行报告,他分享了中法工程教育融合创新与实践,详细介绍了学院的组织架构、企业关系、培养特色、师资队伍等情况,提出各合作办学机构应相互借鉴、加强交流。

西南交通大学利兹学院院长靳忠民做主题为“工程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实践”的报告。他从学院全面坚持党的领导、以本为本的办学理念、一流实验室建设情况分享了西南交大合作办学经验,并对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规划做了几点思考。

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院长曾兵的报告主题为“工程教育教学组织模式创新”。他提到格拉斯哥学院已于上周通过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认证,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和推荐。各合作办学机构都应搭建内、外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保障高质量人才培养稳步进行。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葛文杰做了题为“新时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变革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的发言。他从新时代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工科人才培养类型、教学育人新要求、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讲解了当前工程教育的变革趋势,提出了应对新挑战、新困难的解决办法。

本次研讨会国内外专家提出了一系列国际工程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方向,为跨文化环境语言学习、工程教育理念和实践创新、国际合作与深入交流提供新的路径,是玛丽女王工程学院落实人才培养大讨论工作重要成果。学院将借此机会搭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工程教育交流平台,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高水平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 杨烨 审稿 孔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