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长征精神,由西北工业大学发起,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南昌大学三校中外合作办学玛丽女王学院的30名师生组成“三校赤子游四海,长征筑梦耀五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先后前往江西南昌、贵州遵义等地追寻先辈们的红色征程。7月21日至22日,西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队在黄拳章老师的带领下奔赴英雄城南昌,与来自北京邮电大学、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师生代表汇合,共同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红色实践之旅。
三校联学话初心,使命传承促成长
7月21日上午,实践队首站抵达南昌大学,三校联学活动拉开序幕。来自三校的学生代表,以“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为主题,结合各自学校特色与青年思考,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宣讲,展现了新时代学子的精神风貌与家国情怀。


随后,三校师生们开展了交流座谈会。大家围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特色、学科建设经验等议题踊跃交流,分享经验,现场气氛热烈融洽。西北工业大学的“铸剑精神”、北京邮电大学的“红色电波”、南昌大学的“红土情怀”,虽特色各异,却都在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砥砺前行。

座谈会后,实践队步入南昌大学校史馆。馆内珍藏的档案文献和历史实物,无声诉说着这所扎根于人杰地灵江西大地的高等学府筚路蓝缕、弦歌不辍的辉煌办学历程。

英雄城里寻军魂,红色摇篮砺壮志
翌日,实践队抵达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珍贵的历史图片、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生动的场景复原,都清晰展现了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并带领这支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波澜壮阔的征程。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南昌起义不仅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更锻造和涌现出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杰出骨干,他们身上闪耀的革命精神,是激励后人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

随后,实践队前往庄严肃穆的八一广场。广场中央,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巍然屹立,塔顶的汉阳造步枪和八一军旗雕塑直指苍穹,象征着“枪杆子里出政权”的伟大真理。队员们仰望纪念塔,仿佛触摸到了人民军队诞生的历史脉搏,对“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接着,实践队追寻历史足迹,探访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牛行车站旧址。队员们了解到,从八一起义部队攻克车站、军旗飘扬,到中日军队为争夺铁路控制权三度激战,牛行车站的历史堪称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奋斗抗争史。每一块砖石,都仿佛铭刻着先辈们铮铮铁骨的气节和英勇无畏的故事。

实践队来到江西省博物馆。步入“红色摇篮——江西革命史陈列”展厅,一段段风云激荡、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扑面而来。江西这片红土地,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重要实践地,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昭示着江西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队员们深切感受到,红土地上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依然闪烁着指引未来的璀璨光芒。

感悟伟力担使命,青春奋进新征程
从三校联学共建中碰撞智慧火花,到校史馆参观感悟大学使命;从在八一起义纪念馆追溯“第一枪”的划时代意义,到江西省博物馆触摸到厚重的历史脉搏,队员们重温了人民军队的创建史和中国革命的苦难辉煌,更被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卓越的智慧勇气所深深震撼。此次南昌行,实践队在联学中增进情谊,在寻访中感悟军魂,在瞻仰中铭记历史。未来,他们将带着从红土地汲取的信仰之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行!
(文字:王蔡瀚;图片:周世涵、房硕;审核:程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