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2023年2月6日-2月12日,西北工业大学兴融团队组织了“青年观察家实践队”赴广西融水,进行“深入乡村调研 助力乡村振兴”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用第三视角调研融水文化发展情况,聚焦融水县有关“文化振兴”发展的重大事件、主要成就、重要地点,在实践调研中切实感受秀美苗乡“文化振兴”发展变化的生动实践,厚植家国情怀,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担时代责任,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做好领跑“文化振兴”的领头羊
近年来,融水县高度重视苗族文化保护利用,立足“秀美融水·风情苗乡”的发展定位,聚焦政策保障、景区开发、文化传承,以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2月9日,实践队员与融水苗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县文化馆、县文工团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学习。负责人介绍了苗歌、芦笙、苗绣等非遗目前的发展情况,还了解到,目前融水文旅发展前景广阔,秉承着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的理念,不断创新、向先进城市学习,为苗族人民所在区域发展注入现代活力。“告诉方原书记,融水人民很想他。”融水县民族文工团的负责人在回忆起方原老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曾为西工大选派到融水江竹村第一书记)扎根苗乡、投身一线,带领江竹村全体群众脱贫致富时,动容地说道。
奋发振兴心,涓涓融水情。发挥文化馆、旅游局“文化振兴”的作用,把优质文化资源和服务延伸到基层,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正是因为这些身先士卒、切实扛牢主体责任的领导带头人,才能让融水县在“文化振兴”这场硬仗中大打好打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型发展、创造性转化,为乡村振兴“铸魂”。
筑牢“文化振兴”的主战场
2月7日,实践队前往梦呜苗寨调研采风。梦呜苗寨保留之前村寨原有的危房木质吊脚楼主体结构,按照楼体原样在新址进行还原。走在微田园的田垦,散步于梦呜苗寨风情街,驻足于苗寨标志性建筑——鼓楼前,静看吊脚楼上下镶嵌着无数盏彩灯。梦呜的夜,华灯溢彩,霓虹璀璨,美妙动人。梦呜苗寨有苗家同年宴、原生态农耕、打同年、芦笙踩堂、苗族刺绣、闹鱼、烧鱼、斗马等系列苗族文化项目以及实景歌舞剧《苗魅》。
苗族习俗需要特色的场地,同样的苗族人民吹奏芦笙也有特定的活动阵地。在大苗山,几乎每个苗寨都有一队芦笙在每一个寨中开辟有一小块场地做芦笙坪,是集体吹奏芦笙跳舞的地方,年轻人围着芦笙柱吹芦笙跳踩堂舞。芦笙坪中央竖起一根雕盘龙刻金鸡形的芦笙柱,芦笙柱作为芦笙文化活动的核心,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苗族信仰体系的物化呈现。融水苗族系列坡会活动从正月初三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九,苗山村村寨笙音此起彼伏。实践队负责人玛丽女王工程学院杨皓程同学表示:“我们有幸参加了十九坡会,来自融水苗族自治县及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苗、瑶族芦笙队欢聚一堂,以芦笙踩堂、赛芦笙等丰富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如果说苗绣是苗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那么苗族系列坡会就是苗族人民情感的集中表达。这一天,村民们换上苗族的服饰,男人带着芦笙,女人带着扇子油纸伞齐聚在梦呜苗寨,进行隆重的芦笙比赛。当地吹芦笙的领队告诉我们,他们的坡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寨子里的坡会都是村民自发组织募捐的,不需要政府的帮助,大家都愿意拿出自家的米酒、米饭,大伙聚在一起比赛吹芦笙,热闹极了。
不论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梦呜苗寨,还是处处可见的芦笙广场,这些活动阵地建设,积极引导融水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动融水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发挥重要作用。
打造“文化振兴”的活力军
实践队在梦呜苗寨观看了演出。演出中,苗族姑娘穿着苗服唱苗歌、跳踩堂舞、竹竿舞与团结舞。演出过后,实践队员采访了节目的主持人。她说到,自己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四五年,每天都参与演出等相关工作。当谈到这里的发展时,她说,三年疫情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现在慢慢恢复往日的生机,尤其在过年期间,有很多游客来此体验苗族的节日氛围与风俗。她告诉实践队员,大家都很有信心,也很期待梦呜苗寨在未来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吸引更多的游客,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2月10日,实践队前往融水县文工团参观、座谈。据马团长介绍,文工团成立于1965年,共有35人,是广西唯一的苗族文化艺术表演团体。以继承、繁荣、发展苗族文化艺术为宗旨,演出过著名的舞台剧目《风从苗山来》《锦绣苗山》等。
“搞活一座城先要搞活关键的人”。融水县以乡村艺术团为载体,以苗族风俗、歌舞为内容,盘活融水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塑造乡村人文生态。以人民为中心,让苗族人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创造者、表现者、参与者、受益者,以苗族乡村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使苗族人民真正成了融水乡村文化阵地的主人,这是融水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搞活乡村文化的生动实践,是把民族文化“种”在乡间的实策实招。
挖掘“文化振兴”的根与魂
苗绣,是中国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2006年苗绣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服装史上的活标本”。2月8日,实践队来到了苗绣传承人李女士的工作坊,更好地了解了苗绣非遗的内涵和发展状况。她告诉我们:作为苗族女性,从记事起,她就跟在家里女性长辈身边看她们刺绣,久而久之,便传承了这份手艺。多年来,她不断探寻苗族刺绣的方法,虽然不少苗绣技法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中淹没在历史之中,但李女士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传承着他们民族的这份瑰宝。她说:为了让苗绣被更多人知道,他们还与设计公司、省内外大学合作,让苗绣走出融水,走出中国。如今,李女士公司培养的绣娘达到150人,未来,她还会更多地吸收现代文化、学习商业模式,不仅让苗绣的手艺流传下去,还要带着家乡的绣娘,走上致富的道路。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团结不倒。
结语
我们穿过山川湖海,从西安去到融水,用眼睛捕捉、用取景框记录、用心去感悟融水当地的苗族文化传承、发展。我们透过芦笙、坡会、座谈会等以小见大,感受到当地百姓对于文化的自信、热爱以及希冀。兴融团队以“青年观察家”的身份走进融水县,不仅领略到了当地苗家的风土人情,还体会到新时代发展下融水苗族自治县的非遗文化,感受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在独特的风景、淳朴的民俗下我们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显著效果,以及未来乡村文化振兴之任重道远。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该接过“文化传承”这把大旗,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继承和创新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载体,以多种角度多种层次去传播和普及,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发展。
来源/玛丽女王工程学院
文/王天一
图/陈律璇 许玮航 黄炜斌
编辑/吴思佳
审核/李华 黄拳章 程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