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6日至8月20日,玛丽女王工程学院(QMES)暑期学校项目师生百余人赴英方母校——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MUL)开展海外研学活动。本次活动充分结合玛丽女王工程学院的专业特色,定制化设计了包括生物医学材料、光伏电池、磁性超导材料等课程学习、专家讲座、木结构设计比赛、文化体验及结业展示等环节。同学们通过分组研讨协作,有机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在久违的沉浸式跨文化体验中开阔国际视野,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全球胜任力,对个人发展规划产生新的启迪。
课程学习| 学贯中西,体验“新”材料魅力
在为期15天的学习中,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老师们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及实验课程,巩固提升了大家对材料学科的认知,同时又开拓了国际视野。通过在玛丽女王大学医学院的实验课,在Ben Ausley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修补蛀牙的操作流程,对生物材料和医疗牙科材料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李哲老师向同学们讲授了能源材料的相关知识。他的讲座通过光伏板与电池的实验对比,展示了光照下蚂蚱实验仪器的抖动,风扇的转动等导电柔性材料现象;Salvatore老师为同学们讲解磁性材料相关原理,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行业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大家通过小组研讨,围绕超导材料、磁疗、通讯等领域分享了学习心得。
![26E78](/__local/3/AE/4A/749248256A047E321345BF8CFB3_E063E1CB_26E78.jpg)
Dental Haptic Lab by Ben Ausley
![4A124](/__local/B/0E/5D/FB963C7C69690A9E72FCBBE7FFE_212B92DD_4A124.png)
Energy Materials lecture by Zhe Li
![2C3FA](/__local/0/7A/CD/5B7359536F0CE7F6807BE087521_B1DD63D5_2C3FA.jpg)
Magnetic Materials lecture by Salvatore Grasso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玛丽女王大学Maker Space负责人James Wayland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完成了木制帆车工作坊。James老师及助教们向大家讲授了木制材料结构的相关知识。在workshop中,小组成员们各尽所长,积极交流,运用课堂所学动力原理,车型结构设计并动手操作使用工具完成了木制帆船设计。最后,各小组用制作完成的木制帆船在实验室外进行了赛道比赛,并评选出4支优胜队伍。玛丽女王工程学院副院长程茵和James Wayland老师向获胜选手颁发了纪念品。本次工作坊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实践方法,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及能力。
![](/__local/6/AD/66/4DD6E952F7AEF2FDAFA3E1625BB_7F29026D_A42C3.png)
![](/__local/4/10/71/6FC21A374137EF6DF4C6973C758_1B28D507_7AE02.png)
![](/__local/D/3A/24/05C7DD743DD430B0583D4C1147E_4BE5C27F_6D498.png)
Workshop at Maker Space
此外,Karin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生物材料的应用和发展;Sir Harry教授向同学们展示了计算材料的独特魅力;Liu Chao老师结合自身实际,与大家分享了在伦敦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及心得体会。
![8BB2](/__local/4/31/91/C25B6C1290FE7E4C45FDD633604_D81F3D23_8BB2.jpg)
![](/__local/F/30/64/0E6F1C94B0E67EA4982E11E87D0_4BFA3747_31880.png)
![](/__local/F/3A/35/9ED56B1574995F5A148FD77B52D_74B1F8F1_6ABB5.png)
![](/__local/F/0C/87/B163BE348A252313CCC8A465B3D_18491327_535D0.png)
QMUL各教授及嘉宾为学生们提供了充实的专业讲座
为帮助学生在海外就业市场获得竞争力,暑期学校组织学生到英国材料、矿物和矿业学会(IMO3)参观,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获取IMO3认证的注册工程师头衔。IMO3相关负责人详细讲述了学会的发展历史及当前运营情况,使同学们对学会有了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同时学会负责人还与大家交流了专业内不同研究方向的知识和资讯。会后,学生与学会工作人员就如何加入学会及如何参与学会活动等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
![](/__local/3/37/09/175E5F182DA1DFEF6459E54C4F0_97D68A93_A747.jpg)
![](/__local/4/17/61/39D91BF5DFC4AC1631A1752EACB_2B88848F_6587B.jpg)
同学们实地参观IOM3并聆听讲座
文化交流| 中西合璧,体验英伦风情
来到伦敦,各种内容丰富、主题多样的免费博物馆一定不能错过。在Li Wang老师和Luqman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同学们参观了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在大英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品详细呈现了世界各国及地区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自然历史博物馆展示了自然界的奥妙,馆内拥有超过八千万件藏品,包括动植物标本、各类岩石、矿物化石等。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同学们近距离观看米开朗基罗和罗丹的雕塑,毕加索和达利的绘画,埃及和罗马的珠宝及明清瓷器等展品。
除此之外,两天特别活动——“伦敦马拉松”和“牛津探秘”也带给学生惊喜。在“伦敦马拉松”活动中,102位同学分为了21个小组,由QMES老师及志愿者带队,在规定时间内走完指定的10个地标,拍出有创意的小组自拍上传,最终优胜者获得了母校的纪念品。学生们查地图规划路线,或暴走,或乘坐地铁,或体验伦敦的红色双层巴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迅速地熟悉了伦敦,也涌现非常多有创意的摄影作品;“牛津探秘”让学生们领略了世界顶尖学府的底蕴,在古典静默的学院里埋下希望的小小种子,在历史悠久的街道和风景如画的建筑中感受英国文化的魅力。
![](/__local/0/93/6C/FE3583AF52F023A14A70183CF89_2598D925_9278A.png)
伦敦马拉松活动及颁奖仪式
![](/__local/0/1A/E5/34130CBB2DD4EA5A5FD3DC06461_BED6A97D_A9A24.png)
![](/__local/E/C6/30/5EC04D7A7E1699AB003F2F2386B_7DC807A2_86160.png)
![](/__local/C/4E/D5/E11BA83A45DFD5F0CEE1DC99A87_388F1EAC_2ED07.jpg)
师生一同参观诸多博物馆
除了体验英国当地风俗文化,同学们还在伦敦与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60余名师生进行了交流。两院相互介绍了办学特色及理念,为日后双方开展进一步密切合作拓宽了可能性。学生们不仅体验了一次“英式”社交,还在互动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并表达了后续深入交流、互相学习的意愿。
![](/__local/D/BF/02/1D2B8194BC608BCEF442E856569_9AD13F9A_A5C8F.png)
![](/__local/8/4D/6B/BF9B9DA6035397749D980451FD3_6603C867_B6E46.png)
BBQ event with BUPT
成果总结| 硕果累累,指引人生新航向
经过两周沉浸式的文化研学之旅,同学们都收获满满,且与组员们留下了独一无二的难忘回忆。大家将这15天短暂而丰富的经历编辑成精美的Vlog。欣赏到同学们精彩的记录及独特的创意,老师们纷纷赞叹不已。经过教师组和学生组的认真评比,第7组和第12组最终获得最佳作品奖。在闭营仪式上,玛丽女王工程学院执行副院长Gabriel Cavalli及Summer School负责人Luqman、Li Wang老师为两组同学颁奖。
![](/__local/4/62/40/BFDB8F57B7AE07375383D4DCF74_AD1B781E_E6A6.jpg)
![](/__local/1/4D/3D/35C3BB42B593CAD7A78814BCFC3_1848493E_4DB2C.png)
G12获得最佳作品奖(教师组)
G7获得最佳作品奖(学生组)
随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学院副院长James Busfield向营员发放了暑期学校结业证书,并对本次暑期学校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__local/1/3F/C2/CCB43B95959EBE713D547240537_00972347_17B86.jpg)
![](/__local/3/55/DA/E86CCC0CD4C1A0F661346B30330_45CC0152_6F420.png)
![](/__local/6/66/23/E298894D1092FE04EA163F4A828_135CF18E_3D4B4.jpg)
本次暑期学校使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暑假时间,体验QMUL文化背景下的科研和学习,潜移默化地增强了材料专业知识,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自身综合素养,充分调动大家国际化多元发展的积极性,对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文案供稿:孟佳蓉 雷骐尔
图片来源:2023QMES Summer School摄影组
审核:程茵